涂料生产安全技术知识
专栏:技术交流
发布日期:2023-11-10
阅读量:553
作者:JZ
收藏:

1699579564633003701.jpg


第一节  引言


涂料生产属精细化工行业,具有化工生产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特性。

一旦管理不善,操作失控,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灼伤等事故及灾害。随着涂料生产的迅速发展,其生产规模、工艺技术、产品结构、生产设备及原辅材料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金宗企业提醒大家,我们应遵循涂料生产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态度不断去探索、研究涂料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从中掌握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事故和灾害,保护涂料生产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证国家和企业财产免受损失,促进涂料生产的持续发展。

一、涂料生产的安全问题

涂料生产的安全问题涉及组多方面的因素,如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原辅材料、操作者以及生产环境等。

因此,在涂料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的全过程中都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使用各种危险化学品多  

涂料生产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多,性质各异,大多数具有可燃性,如各种油脂(桐油、亚麻油、蓖麻油等);

也有易燃的有机溶剂,如200号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浓度,遇见火源立即引起爆炸。

同时,还有如苯、甲苯甲苯二异氰酸酯等有毒物质,易引起职业中毒,所以,涂料生产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

(2)生产过程中生产性火源多  

目前,在涂料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热炼漆料和树脂合成过程中,除一般使用蒸汽和热载体加热外,还存在使用明火加热,在试制、检验分析中也使用各种电烘箱、电炉等加热设施;在检修过程中也时有电(气)焊等火源,更增加了徐料生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3)电器设备多,安全性较差  

在涂料生产现场中,使用电气设备如机电设施、配电设施、电气线路、排风扇、开关等较多,并存在选型、安装不符合防爆规范、线路老化、安全性差等不安全因素,是导致燃烧、爆炸的重大因素。

(4)用于贮存的容器多,但密封性差  

在色漆生产使用的各种大小调漆缸(桶)、槽、罐比较多,但有相当一部分设备是不密闭的容器。因此,在生产现场会散发出易燃的溶剂蒸气或粉尘,易引起人员的职业中毒和火灾或爆炸危险。

(5)人的不安全行为  

由于不断加强了涂料工业的技术改造,使生产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等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增加了涂料生产的安全可靠性。

但是生产最终还要靠人的掌握和控制。当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失误、违章作业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

因此,提高操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加强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仍是涂料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6)危险设备多,易导致人的伤害  

涂料生产中经常使用三辊机、双辊机、球磨机、砂磨机、高速搅拌机等危险设备,若不严格操作会造成人员的伤害。

(7) 涂料生产厂房、车间、贮槽等布局不合理、不符合规范  这也是引起事故的又一主要因素。

二、涂料生产中的一般安全注意事项

(1)涂料生产人员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2)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正确使用好防护用品,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仔细检查本岗位设备、物料和有关安全设施等是否齐全完好。

(3)生产过程中要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及岗位安全操作法。

(4)明火热炼岗位,严格控制火源和点火停火规定。

(5)反应釜岗位要按工艺指标控制反应温度,升温应缓慢,反应过程中要随时检查运行情况,及时取样分析,控制反应终点,防止火灾和胶化。

(6)反应釜操作过程一旦发生着火或胶化时,立即停止升温和搅拌,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并用水对釜外冷却降温。同时应及早报警,使用灭火器材扑救。物料稀释时,要控制稀释温度。

(7)色器生产过程中,投加颜料要轻、慢,防治粉尘飞扬和异物掉入容器内,开启通风除尘设施。

砂磨机运行时,要控制流量,开启降温设施,避免漆浆温度过高而导致溶剂挥发过多和导致燃烧。生产现场努力实现密闭作业,严禁使用有机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和地面。加强通风,降低爆炸性气体浓度。

(8)生产中用于擦洗等用途而产生的纸屑、纱头、碎布、手套等废弃物,不准乱抛,应投入装有冷水的铁桶内,并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

(9)生产场所严禁吸烟。防冶静电及铁器撞击。在生产场所从事动火、进入容器、登高、动土、停电检修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

(10)操作转(传)动等危险设备时,严格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不准接触和检修设备以及打扫设备卫生。

(11)试制、分析、检验工作中,要防止火灾、触电。要慎用各种易燃、有毒、有腐蚀物质、防止燃烧、中毒、灼伤和其他意外伤害。

(12)正确使用各种专用工具和消防器材。

(13)工作完毕后,清理检查生产现场中的设备、工具,搞好卫生,切断水、电、气(汽)、物料及火源,关闭门窗,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

第二节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一、燃烧与防(灭)火

1、燃烧与燃烧条件

(1)燃烧  
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燃烧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的三个特征。

物质是否燃烧主要取诀于使用和产生的物质的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等物理化学性质。闪点、燃点、自燃点越低越易引起燃烧,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闪点是指可燃液体的蒸汽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在足够助燃物(空气、氧气)由明火作用引起的持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是指目些物质在没有外来明火的作用下,由于物质内部发生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逐渐积聚,使物质发生燃烧时的最低温度。

(2)燃烧条件  
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要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如氧气或氧化剂等)和有导致燃烧的热能源——着火源的同时存在。

总之,燃烧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且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缺少其中一个条件,燃烧就不会发生。

2、防(灭)火原理、方法和灭火器材

(1)灭火原理  
设法及时破坏或消除燃烧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之一,就能阻止燃烧的发生和继续,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方法
a.隔离法  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隔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得持续蔓延。

b.冷却法  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着的物质上,降低其温度。当温度下降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火就会熄灭。

c.窒息法  用不燃(或难燃)的物质,覆盖、包围燃烧物,阻碍空气(或其他氧化剂)与燃烧物接触,使燃烧缺少助燃物质而停止。

d.化学反应中断法  又称抑制法, 它是将抑制剂掺入燃烧区域,以抑制燃烧连锁反应进行,使燃烧中断。

(3)常用的灭火器材
a.二氧化碳灭火器  主要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V以下的电气设备及油脂等火灾。不适用于扑救金属钾、钠、镁、铝等的初期火灾。

b.干粉灭火器  主要适用于扑救石油类产品、可燃气体、有机溶剂和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在扑救油类火灾时,干粉气流不要直接冲击油面,以免油液飞溅引起火灾蔓延。

c.泡沫灭火器  主要适用于扑救油脂类、石油类产品及一般固体物质的初期火灾。但不适用于扑救金属钾、钠、镁、铝及电气设备的初期火灾。

d.卤代烷“1211”灭火器又称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分子式CF2CIBr,主要适用于扑救油类、精密机械设备、仪表、电子仪器及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初期火灾。

二、爆炸极限与爆炸防止措施

(一)爆炸及爆炸条件

(1)爆炸  
爆炸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成另-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爆炸具有破坏力、产生爆炸声波和神击波的特点。常见的爆炸分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

(2)爆炸条件  
爆炸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爆炸也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有可燃性气体、蒸气(含薄雾)或粉尘;

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混合物的浓度达到该物质的爆炸浓度范围(爆炸极限);有引起爆炸的着火源。

在涂料生产过程中,如有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从设备内泄漏与生产场所中,或空气进入有可燃气、液体的设备内部,都可能形成气体爆炸混合物,遇到着火源,往往会造成爆炸。

(二)爆炸极限

可燃性气体、蒸气(含薄雾)或粉尘(含纤维状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遇到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同样,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当混合物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因混合气体里可燃气体含量过少,由于过剩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传播,同样,混合物浓度低于爆炸上限时,因混合气体内含氧不足,不会引起爆炸。

也即,可燃性气体和溶剂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只有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才会产生爆炸。所以常用爆炸极限来区分物质的爆炸危险特性。涂料生产中常见的有机溶剂的闪点、自燃点及爆炸极限如表1所示。

(三)引起爆炸的主要原因及防范措施

在涂料生产中,明火作业是导致火灾或爆炸的直接根本原因。防止火灾或爆炸的最根本措施,就是如何消除导致燃烧或爆炸的着火源。可由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1、严格明火管理  
涂料生产中的明火主要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明火,检修电(气)焊明火以及其他火源(如铁器互相撞击而产生的火花等)。

努力改革热炼加热工艺,采取热载体或远红外加热代替明火加热方式。必须用明火热炼漆料、树脂时,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特别应执行点火停火规定。设备应密闭,明火炉灶、烟道、烟囱符合防火规范并与加热设备隔离,防止火焰外漏。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内从事动火作业,必须按HG23011-1999《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要求申请,审批办理。

在涂料生产场所内严禁吸烟、使用手机、BP机,要严格管理机动车辆排气管喷火、烟囱飞伙花等。

2、避免摩擦撞击涂料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
如球磨机、砂磨机、高速分散机、高速离心机、搅拌器、双(三)棍机、压片机,各类输送泵等,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润滑,采取降温措施,以免因摩擦发热而造成可燃物和易燃物的燃烧或爆炸。

在岗位存放易燃物品的容器,不得用抛、掷、拖、拉的方法搬运,以防相互撞击而产生火花。

易燃易爆场所使用的工具、器具需为铜质或不产生火星的材质制品,不得使用任何铁器工作,输送泵齿轮也应采用铜质制品,以防因铁器互撞产生火花。

在易燃易爆生产场所,不准穿戴有铁钉的鞋进入作业区或作业。

3、消除电气火花涂料生产电 
气设备的选型、安装及使用上不加注意,易造成老化而使绝缘性降低、短路、超负荷发热而导致火花或燃烧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为了确保易燃易爆场所中使用电气设备的安全,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规程的规定及要求执行,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根据生产场所中主要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按照《规程》要求(见表2)查出该爆炸性气体所属的类别、级别、和组别。

(2)按《规程》对爆炸危险场所区域划分的规定(0区、 1区、2区)来确定使用场所的区域等级。

(3)根据对生产场所所划分的区域等级(0区、 1区、2区)按表3选择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防爆类型。

(4)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具备不引爆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性能。

(5)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必须经国家指定认可的机构鉴定检验合格,方准使用。

(6)防爆电气设备外壳有明显的铭牌,铭牌上应有“EX”标志;防爆标志应标明防爆形式、类别、级别和温度组别等。

(7)防爆电气设备的分类、分级、分组应与生产现场爆炸性物质的分类、分级、分组方法相同,其等级参数及符号亦应相同。

(8)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等的安装、使用应严格按《规程》和《化工电气设备技术管理规程》(HGJ1076-79)中的要求执行。

4、静电  
静电,是涂料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不是静止不动的电,而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物体上的电荷。

静电是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后,又迅速地分离,在两种物质界面上产生积聚了数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形成了静电。在涂料生产过程中。

尤其是电阻率较高的液体在管道中的流动、过滤、搅拌、喷涂、喷射、飞溅、冲击、灌注以及运输中的剧烈晃动等,都可能产生危险的静电。涂料生产中也使用了一些电阻率较高的材料。

涂料生产中,静电有导致火灾爆炸,造成人员电击和二次伤害,影响产品质量和妨碍生产的危害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静电的危害,掌握消除静电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涂料生产的安全。

消除静电危害的安全措施有以下这些。

(1)工艺控制

①限制流速  
降低溶剂在管道中的流速,可以降低摩擦,来限制静电的产生。涂料中使用的大部分溶剂都是通过管道输送。

其中电阻率在1010~1015Ω.cm的溶剂在管道中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就得在流速上有所控制。一般要求控制在5m/s以下。

同样的道理,还应控制有机粉体的运动速度,如硝化棉等的投料速度,防止静电危害。

②改变溶剂灌注方式  
在灌注溶剂或树脂时,应将从罐顶直接注入方式改变为从容器的底部注入的方式,或让溶剂从罐内壁流下,减少剧烈的冲击、飞溅,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同时,还应改变灌注罐头形状,选择合适的几何形状的鹤管头也能收到减少静电产生的效果。

③消除杂质  
贮罐和管道内有较多的杂质时,有类似粉体起电作用会产生较多的静电。因此,要注意消除容器内的杂质。

④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在使用易燃溶剂,可燃粉尘的工作部位,采取通风装置(包括通风、除尘装置)进行机械通风,及时排除爆炸性气体。尽量采用密闭设备、敞口容器必须加盖。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少爆炸危险。

(2)静电释放

①静电接地  
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的最简便方法。使用、贮存和运输各种溶剂、油脂、树脂、油漆和可燃粉尘的设备(如反应釜、稀释罐、调漆锅、砂磨机、球磨机)贮罐、输送泵、灌注设施和过滤器等,都必须有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以上设备绝对禁止处于绝缘状态。

厂区及车间所有能产生静电的管道都必须连接成整体,并予接地。管道两端和每隔200-300m处均应接地。

装运溶剂和树脂的槽车在卸料时,不能装满,要留有余地;槽罐体应带有金属链条(带),并与大地接触;槽车在装卸前,应与贮罐设备先跨接并接地,然后才能插入放料管放料,装卸完毕后,应先拆除放料管,后拆除跨接线和接地线。

②选择合适的材料  
溶剂的输送一般采用金属管材,不使用非金属的绝缘材料(如塑料管)的管道。当用软管输送易燃液体时,应使用导电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管,并在管道相接时注意静电的通导性。

③增加静止时间  
溶剂灌注容器后,要静置3-5分钟,待静电基本消散后,方可从事取样检验等工作。

(3)增湿  

静电危险场所, 在工艺条件许可时,宜安装空调设备,喷雾器地面洒水等办法,以提高场所环境空气湿度,用增湿法消除静电危害效果较显著。

(4)静电中和  

在涂料生产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易产生静电的炼胶机、双(三)棍机、压片机等设备上安装静电中和器,将轧辊表面物料的静电中和以消除静电。

(5)人体静电  

在易燃易爆场所,禁止穿化纤织物上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配置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

(6)防雷电  

雷电,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静电放电现象,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因此,在易燃易爆的贮罐区,高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重要设备上,应安装防雷、避雷的保护装置,消除雷电的危害。

三、涂料生产主要火灾爆炸危险及安全防范措施

1、热炼与树脂合成

(1)涨锅  
操作中因升温过急, 投料过快或原料含水量过高以及高温下加料等原因,都会引起涨锅溢料,如接触明火会导致火灾。

安全技术措施  热炼时严格按工艺要求控制升温速度,缓慢升温,充分搅拌,按顺序分批缓慢加料。加料前检查物料是否有水等。

(2)胶化  
投料有误或物料液面低于受热面而造成局部过热,反应物高度聚合放热、温度失控等,会导致胶化或燃烧。

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工艺规程,工艺指标准确投料,控制好各阶段的反应温度,充分搅拌,加强对反应中间及终点的控制。

观察反应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升温,采取降温措施,迅速加入冷料防止胶聚。同时,也可将物料放出,防止在容器中胶凝或燃烧。

 (3)可燃蒸气  
在热炼反应及回流过程中,有易燃溶剂蒸气的泄露或逸散,接触明火易造成火灾爆炸。

安全技术措施:热炼中,设备、容器要求密闭,充分搅拌,控制反应温度和回流温度,加强冷凝降温。放空管口远离明火,加强通风。

(4)稀释  
稀释温度过高,超过稀释剂沸点,产生大量易燃蒸气,易涨锅,遇火源即引起燃烧或爆炸。

安全技术措施:稀释前, 罐内先注入稀释剂,开启搅拌和降温水,热物料缓慢加入,设备应密闭,加强通风。

(5)监控仪表或装置失灵  
热炼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温度计、压力表以及控温报警装置等,是用来正确显示监控反应状况的安全控制措施。一旦失灵,会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安全技术措施:各种仪器、仪表及控温报警装置等,使用前,必须经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效验,发现异常,停止使用,立即更换,保证准确、灵敏、安全、可靠。热炼过程中不宜使用玻璃温度计。

(6)冷凝设施管道堵塞  热炼中因涨锅
溢料等原因会造成冷凝器管道堵塞不畅,使不凝性气体不能逸出,加上冷凝系统管道不畅,导致冷却降温水不足或堵塞,以致反应釜内压力或温度升高,也易导致事故。

安全技术措施:坚持定期维护检修,清洗冷凝设施和冷却降温系统,及时清除管内杂物,保证管道畅通和降温效果。

2、色漆生产  色漆生产中

在配料、研磨、调漆和包装过程中,设备高速运行和撞击而产生摩擦发热,加上设备不密闭,敞口容器多,车间场所内溶剂蒸气浓度大,极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安全技术措施:投放颜料时要细心检查有无异物,操作时防止工具及其他金属物掉入容器内引起摩擦或撞击。砂磨机应加强冷却降温,没有降温设施的调缸高速搅拌时间不能过长,防止发热引起自燃。 
  
努力做好密闭作业,加强通风,禁止使用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和地面。及时采取前面已列举出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因电气、静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事故。

3、硝基和过氯乙烯涂料生产

(1)硝化棉的溶解  
硝化棉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絮状纤维固体。在投料溶解过程中,稍有疏忽,即引起燃烧。

安全技术措施:应按使用量领取硝化棉,领取硝化棉途中要轻拿轻放,防雨。投料速度不能过快,投完料后,应用木棒将硝化棉完全浸入溶剂中,缓慢开启搅拌器,防止搅拌叶片摩擦干棉。

操作中,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器具,禁止穿铁钉鞋浸入岗位作业。完毕后,清扫地面碎棉,生产现场不准贮存硝化棉,多余的硝化棉应及时退还库房。

(2)硝基和过氯乙烯轧片  
在轧片过程中,易造成火灾。

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工艺配方配料,颜料、树脂应混合均匀。在轧第一、第二遍时,轧间间距应大些,成片后再逐步缩小间距。

严格控制辊简表面温度,一般硝基片控制在80℃,过氯乙烯片控制住70℃。轧片时,要防止工具及金属物件掉入辊间。

(3)稀释剂配置与包装  
配置过程易产生静电,包装易造成溢料。

安全技术措施:采用正确的灌注方式灌注溶剂,配完物料并搅拌均匀,同时应静置数分钟后方可取样检验,应采取静电预防措施消除静电危害。包装稀料时,精心操作,防止满料。现场应加强通风。

4、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在涂料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反应釜、热煤炉、蒸汽锅炉、缓冲器(罐)、贮罐、过滤器等,大多是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是承受压力,具有爆炸危险,必须严加管理的特种设备。涂料生产的压力容器不但数量较多,而且工艺复杂,介质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更为严重。

要做到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等安全法律、标准。

同时,还应抓好设计制造、竣工验收、立卡建档、培训教育。精心操作、维护保养、定期检验、科学检修、事故调查和判报废处理等十个环节。

第三节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

一、涂料生产中主要有害因素

1、化学性因素

(1)生产性毒物  
指的是涂料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及废弃物等可引起各种职业中毒的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丙酮、铅、溶剂汽油等。

(2)生产性粉尘  
是指生产中接触的粉尘。涂料生产中主要是色漆生产的配料岗位,经常接触炭黑、滑石粉、红丹等。

2、物理性因素

(1)高温  
涂料生产中植物油精制,清油热炼及树脂生产等操作都具有高温的影响。

(2)噪声、振动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如空气压缩机、搅拌机、砂磨机、球磨机、真空泵、冲床及输送泵等发出的噪声和振动对人可引起职业性耳聋和振动病。涂料行业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大多数是由于化学性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中毒事故。

二、毒物浸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浸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涂料生产中毒物主要是经呼吸道进入,其次是由皮肤浸入,再有是消化道进入。

经呼吸道进入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中毒途径。在生产过程中,毒物以气体、蒸气、雾、烟、尘等不同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之中,如果不加以防护,毒物就会随着呼吸被人体吸入。

经皮肤浸入的毒物与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和皮肤的接触面积有关。另外,当皮肤表皮有损伤时,则吸收的更快。能够经皮肤浸入人体的毒物主要是芳香族硝基、氨基化合物,以及苯、甲苯、二甲苯、醇类、酸、碱及酚类等。

在生产环境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引起的中毒比较少见,主要是由于食物,饮料被污染或不良生活习惯及误服引起。

三、涂料生产中常见毒物的危害

1、苯  

苯是一种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液体。也是涂料生产中的主要毒物。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

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脉搏和心跳不规则,瞳孔散大,严重的有生命危险。

长期接触苯有可能发生慢性中毒,逐渐感觉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血细胞、血小板减少,容易出血,女工有月经过多现象。长期接触甚至发展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

皮肤长期接触苯,可引起脱脂、干燥、破裂、红斑、丘疹、接触性皮炎。

2、溶剂汽油  

溶剂汽油是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性液体。在涂料中常作溶剂使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汽油中毒。急性汽油中毒主要发生在未使用防毒面具进入贮罐及高浓度的生产环境中。

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抽搐、乱说乱动等。重度中毒表现谵妄、昏迷、面色桃红、唇紫红、呼吸快而浅等。甚至可突然意识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长期接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衰弱症候群和四肢发冷、麻木、呈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等症状。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破裂、角化及急性皮炎等。

3、甲苯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臭味、低毒类液体。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明显的黏膜刺激症状,鼻、咽喉干燥、发痒、咳嗽等。吸入较多及反应较重者,表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

反复接触可形成“过敏性哮喘”,只要微量吸入就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哮喘发作。刺激眼睛后,引起刺痛、发痒、流泪、结膜充血等。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4、甲醛  

甲醛水溶液俗称福尔马林,为易挥发、有刺激性作用的气体。接触甲醛气体会引起眼和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表现为眼结膜炎。鼻和咽喉干燥及红肿,持续接触高浓度可使喉头水肿及痉挛甚至肺水肿等。

皮肤接触引起红斑、丘疹、发痒、指甲软化等。经常接触使皮肤干裂、变黄、增厚,可有过敏性皮炎或湿疹。误服立即引起消化道腐蚀及烧灼感,剧烈腹痛,甚至胃肠穿孔。

5、铅  

铅是一种灰色金属,在涂料生产中使用各种含铅化合物颜料如红丹、黄丹。长期吸入铅尘,逐渐出现头痛、头晕、疲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四肢酸痛及麻木,肌力减退,口中有金属味、恶心、便秘或腹泻、贫血及肝肾损害。

6、生产性粉尘  

涂料生产中使用大量的矿物颜料如碳酸钙、立德粉、钛白粉、滑石粉、炭黑等粉质原料,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会积存在肺上,使肺组织产生进行性、弥漫性纤维增生病,病理变化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一尘肺病。

四、职业中毒的预防措施

1、生产工艺改革

(1)改革工艺条件,采用低毒或无毒原料,代替高毒或有毒原料。用重芳烃代替二甲苯,用氧化铁红、铁黄代替红丹、黄丹生产防锈漆等。

(2)努力开发无毒无害的新型涂料,是涂料的发展方向,也是防止职业中毒的根本措施。如开发水性涂料为代表的无毒无害涂料。

(3)严格操作,避免人为失误而造成毒物的泄漏事故和乱排现象,减少毒物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的危害。

2、设备改造

(I)逐步改造和更换较为陈旧敞开式、不安全、污染严重的设备,如用密闭砂磨机替代三辊机;用密闭过滤器替代板框压滤机等,努力实现密闭化作业,减少毒物危害。

(2)对噪声、振动较大的鼓风机、空压机、球磨机、砂磨机、冲床等设备,可采取吸声、隔声、减振、使用防噪用品或建立隔声操作间等防振减噪措施,降低噪声、振动的危害。

(3)建立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保养制度,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防止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确保设备安全完好、正确运行。

3、通风净化

(1)从事粉尘作业的岗位,如配料、轧片、树脂投料等,必须设置通风防尘装置,保持完好有效,降低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2)对敞开式或密闭不良的岗位和设备,如硝基稀料及成品包装、溶剂及漆浆贮槽、调缸等采取强制性的抽、排风装置,降低作业场所的易燃、有毒气体浓度,确保操作者安全和健康。

(3)涂料生产中其他生产现场,也应加强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以降低毒物浓度和防暑降温。

4、管理措施

(I)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贮存、运输、使用、领取的管理工作。防止毒物的泄露、扩散和遗失。

(2)认真执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规定,即劳动安全卫生及尘毒治理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加强生产现场尘毒作业点的定期检测及管理工作,随时掌握有毒物质浓度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4)坚持“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利用“毒物周知卡”等有效方式广泛对操作者进行安全卫生,尘毒危害及预防的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素质。

5、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是保障操作者安全、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好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和防尘器具等。

自觉养成勤洗手,工作后洗澡,不在生产场所进食、吸烟、喝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防误食毒物,造成中毒。

(2)进入容器、设备内作业时,除应严格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外,必须正确使用防毒设施,防止人员中毒。

(3)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定期组织体检,对查出患有职业危害疾病的职工组织疗养和治疗,不适于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应及时调离或调换工作。

(4)对新入厂的员工除应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外,还应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全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档案,加强职业病监护工作。


上一页:夹套反应釜的清洗方法
下一页:水性涂料配方设计技巧及生产要点

半岛(中国)


全国服务热线
86-20-39900130

总部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1号楼1505室

肇庆一分厂:广东省肇庆高新区(大旺)康泰街3号

肇庆二分厂:广东省肇庆高新区(大旺)建设路36号
电话:86-758-3623881

E-mail: jinzong@jinzong.com.cn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